中國最高的琉璃塔37次地震不倒號稱天下
河南開封,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,五代時期的后梁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,北宋和金朝末年都曾在此建都,特別是北宋時期,開封是當時世界第一大都會,孕育了影響深遠的“宋文化”。然而由于開封歷史上屢次水患,留下的遺跡寥寥無幾,只有開寶寺塔和天清寺塔等少部分遺跡,供后人去憧憬當年汴梁城的繁華。
位于開封市城區東北隅北門大街號的鐵塔公園,是以現存開寶寺塔(鐵塔)而命名的名勝古跡公園,整個景區占地面積51.24公頃,園內綠樹成蔭,殿閣嵯峨,被評為中國家名園之一。其中位于鐵塔公園東半部的開寶寺塔,是園內最重要的文物,也是最主要的景點。
走進鐵塔公園,迎面就是北宋時期著名書畫家米芾題寫的“天下第一塔”墨跡石碑。說開寶寺塔是“天下第一塔”一點不為過,據記載,該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(年),歷經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等各個朝代的漫長歲月,成為可以觸摸北宋文化的珍貴載體和古都開封當之無愧的標志景觀。
開寶寺塔因建于北宋時期的皇家寺院開寶寺內而得名,由于受到歷代戰亂和黃河的多次沖淹,如今開寶寺已蕩然無存,只有開寶寺塔依舊屹立不倒。該塔為八角十三層仿樓閣式,高55.08米,因塔身采用深褐色琉璃磚鑲砌,外觀渾然如鑄鐵,莊重凝厚,氣勢驚人,所以自元代起民間稱其為“鐵塔”。
作為我國現存最高、歷史最悠久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磚塔,開封鐵塔以其精湛絕妙的建筑藝術和宏偉秀麗的身姿馳名中外,特別是塔外壁鑲嵌的模制花磚,有佛、菩薩、飛天、寶相花、蓮花、牡丹、獅子、云龍、麒麟等多達50余種精美圖案,呈現出秀麗流暢的輪廓。
開封鐵塔內菩薩像旁的銘文,為明洪武三十年(年)嵌入塔內,全文共字,內容為“周王令旨造立四十八愿阿彌陀佛琉璃相計四十八尊,命賜上方祐國禪寺如來舍利塔中奉安供養祈愿”。銘文里的周王,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、明成祖朱棣的同母弟,藩封于開封的朱橚。
值得一提的是,塔壁上每塊磚之間有榫有槽,壘砌嚴密合縫,塔門也采用上尖下方的圭形門,更為堅固。據史料記載,近千年來,開封曾遭受37次地震、10次冰雹、19次風災、17次雨患、6次黃河泛濫,只因塔內的塔心柱與外壁構件緊密銜接,形成渾然一體的抗震體系,才沒有坍塌。
年6月5日,侵華日軍以鐵塔為目標發動猛烈的炮火襲擊,塔身中彈80余發,第八、九層被打穿了外壁,留下2個直徑2米的深洞。入城后,日軍又對著鐵塔瞄準練習射擊,然而鐵塔雖彈痕累累,卻依然巍然屹立在古城大地,堪稱建筑史上的奇跡。
沿著塔心柱盤旋而上,可以登上塔頂。在第五層可以看到開封城內的景色;登到第七層,可以看到城外的原野;登到第九層,可以看到奔騰的黃河;登到第十二層,還能體驗云霧撲面、如入太空幻境的感覺,“鐵塔行云”也被譽為開封八景之一。
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,鐵塔公園先后建成了接引殿、靈感院、福盛院、花房等建筑,以及草坪、荷塘等景觀,成為開封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。年,公園又推出了夜游鐵塔的活動,采用4D成像等技術手段的“鐵塔光影秀”,讓游客在游園時感受到全新煥彩的鐵塔。
轉載請注明:http://www.topraysolar.cn/kfls/66129.html